2014年7月1日至9月25日,许宏研究员作为日本学术振兴会的招聘研究者,在日本进行了为期近三个月的学术访问。日方接待学者是日本国立金泽大学副校长、历史言语文化学系教授中村慎一,学术交流的主要议题是“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考古学研究”。在日期间,许宏研究员通过各种方式与日本学术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
7月,许宏研究员参加了金泽大学历史言语文化学系研讨月例会、中美洲历史与文化恳谈会;与中村慎一教授等一道赴奈良参加了“日本文化财科学会第31回大会”,参观考察了奈良和北陆地区的若干古代遗址与墓地;并在中村慎一教授的安排下,在金泽大学国际文化资源学研究中心做了题为《“中国”诞生史的考古学观察》的讲座。
8月,许宏研究员参加了“日本学术会议公开讲座:环日本海的文化交流——相逢•交错•摩擦•融合”;在东京拜会了日本中国考古学会原会长、驹泽大学名誉教授饭岛武次、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松丸道雄和法政大学文学部准教授盐泽裕仁等学者;应邀赴日本东北地区考察世界文化遗产——平泉遗址群、多贺城遗址,参观了东北历史博物馆、岩手县立博物馆等,拜会了岩手大学校长堺茂树博士、该校平泉文化研究中心中心长薮敏裕教授等,在岩手大学做了题为《中国古代都城的早期形态》的讲座。
9月,许宏研究员与中村慎一教授赴名古屋南山大学进行了学术交流,在该校的中国考古学研究会上,他们与日本中国考古学会副会长、南山大学人文学部部长西江清高教授、龙谷大学江村治树教授以及来自东京的诸位学者,就中国早期城市与国家形成的考古学研究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在名古屋期间,许宏研究员还参观考察了南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名古屋城址和犬山城址。
金泽大学历史言语文化学系和人间社会研究域附属国际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有多位教授从事全球各地域的考古学与人类学研究。许宏研究员通过与他们的交往交流,以及对全球文明史相关资料的搜集研读,进一步拓宽了学术视野。他表示,此次学术访问,自己在相关理论和方法论上受益匪浅,引发了许多深层思考,收获极大。
中国考古学目前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如何提升研究水准,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真正使之成为“世界的中国考古学”,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理论和方法论的精进应是当务之急,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则是完成上述学术目标的重要途径。此次许宏研究员赴日,这一感受更为强烈,他建议考古所继续坚持面向世界、加大学术交流力度的理念,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赴外交流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