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动态中外交流走出国门
走出国门
我所学者钱国祥、刘振东、韩建华赴韩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发布时间:2014-10-08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    作者:韩建华    点击率:
  2014年9月18~26日,应(韩国)中国古中世史学会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钱国祥、刘振东研究员和韩建华副研究员赴韩国首尔参加“中国古中世的历史空间与都城”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由(韩国)中国古中世史学会主办、首尔国立大学人文学院承办,是韩国中国古中世史学会第9次年会,主题为“都城与中国古中世的历史空间”,来自韩、中、日三国的学者就中国中古都城的中轴线、单一宫城、都城的设计与天的祭祀、胡汉体制与中古都城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韩国中国古中世史学会秘书长李晟远宣布大会开幕,首先由首尔国立大学名誉教授、著名中国史研究专家朴汉济先生发表主旨演讲:“汉唐间正殿位置的变化—继承还是破格”。随后围绕着“都城空间”主题,先后由刘振东研究员作题为“汉长安城的空间结构与形制”、钱国祥研究员作题为“魏晋南北朝的都城形制及演变”、韩建华副研究员作题为“考古学视野下的中国中世纪都城系统---以长安城为中心”的学术演讲。接着,围绕“都城与历史空间”主题,分别由日本东京大学佐川英治博士作题为“都城的设计与天的祭祀”、首尔国立大学教授、韩国中国古中世史学会副会长金秉骏作题为“西汉的都城轴线与帝陵”、韩国翰林大学崔宰荣作题为“唐长安城的市场”、韩国外国语大学金相范副教授作题为“北宋东京开封与祭祀”的演讲,从不同角度来探讨都城与历史空间的关系。最后由东国大学教授、中国古中世史学会会长郑炳俊主持了综合讨论。作为与会的考古学者,从最新考古发现对中古都城的宫城、中轴线、郭城等的动态变化,及其变化引起都城形制、功能的变化进行论述,引起韩国国内研究中国史的学者的关注,讨论气氛热烈。
 
  会议结束后,根据安排参观了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首尔大学博物馆,对李氏朝鲜时代的景福宫进行实地考察。随后赴庆州考察,对新罗时期的王京遗址进行考察,先后参观考察了月城、大陵苑、皇龙寺、佛国寺、石窟庵等遗址。
 
  庆州市位于韩国庆尚北道东南部,作为一座拥有千年繁荣历史的古都,各种新罗时期的遗迹遍布庆州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庆州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吐含山佛国寺为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528年(新罗法兴王15年),当时称为华严佛国寺或法流寺。金大城(700-774年)在751年开始主持翻建,直至774年惠恭王时期(765-780年)才完工。经过了17年的漫长工程之后,才开始称为佛国寺。目前佛国寺内有多宝塔(国宝第20号)、释迦塔(国宝第21号)、莲花桥/七宝桥(国宝第22号)、青云桥/白云桥(国宝第23号)、金铜毗卢遮那佛坐像(国宝26号)、金铜阿弥陀如来坐像(国宝第27号)、舍利塔(受保护文物61号)等许多文化遗产。寺中的释迦塔和多宝塔是金大成为纪念其父母所建,是韩国最有代表性的古塔建筑。
 
  参观了正在维修的佛国寺的释迦塔,并与现场文物保护人员进行交流。随后参观考察新罗王京遗址。庆州是新罗时期的王京,考古发掘了部分重要遗址,如皇龙寺、天马冢、凤凰台、瑞凤冢等。韩国政府重视新罗王京遗址的保护工作,专门成立了新罗王京核心遗址复原整修工作推进小组,通过复原新罗王京的遗址,旨在整体还原千年古都庆州的历史风貌。这项工程是韩国总统批准的地区建设事业。目前形成了以月城、雁鸭池、大陵苑、皇龙寺、芬皇寺等核心遗址为主体的遗址公园。新罗王京核心遗址复原整修工作要持续进行到2025年。还参观了明活山城的发掘现场。拜会了庆州大学姜奉远、林玲爱教授,庆北大学郑仁盛教授、朴天秀教授,参观了国立庆州博物馆。访问了庆州圣林文化财研究院,拜会了朴光烈院长。该院位于韩国东南部的庆尚北道,主要从事新罗时期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该院院长表达了想同考古所加强学术交流的意愿。
 
  赴釜山拜会了釜山大学金斗喆、梁银景教授,参观了福泉洞遗址博物馆、釜山市立博物馆、大成洞博物馆、金海博物馆等,拓展了学术视野、促进学术交流。
 
  通过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了解了韩国学者中国史的研究方向和进展状况,介绍了中国都城考古的思路和最新成果,为促进中韩两国学术交流,加深韩国史学界对中国的了解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地址:北京王府井大街27号(100710) E-mail:kaogu@cass.org.cn
备案号:京ICP备05027606

您是第    位访问者

 
走出国门

我所学者钱国祥、刘振东、韩建华赴韩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发布时间: 2014-10-08

  2014年9月18~26日,应(韩国)中国古中世史学会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钱国祥、刘振东研究员和韩建华副研究员赴韩国首尔参加“中国古中世的历史空间与都城”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由(韩国)中国古中世史学会主办、首尔国立大学人文学院承办,是韩国中国古中世史学会第9次年会,主题为“都城与中国古中世的历史空间”,来自韩、中、日三国的学者就中国中古都城的中轴线、单一宫城、都城的设计与天的祭祀、胡汉体制与中古都城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韩国中国古中世史学会秘书长李晟远宣布大会开幕,首先由首尔国立大学名誉教授、著名中国史研究专家朴汉济先生发表主旨演讲:“汉唐间正殿位置的变化—继承还是破格”。随后围绕着“都城空间”主题,先后由刘振东研究员作题为“汉长安城的空间结构与形制”、钱国祥研究员作题为“魏晋南北朝的都城形制及演变”、韩建华副研究员作题为“考古学视野下的中国中世纪都城系统---以长安城为中心”的学术演讲。接着,围绕“都城与历史空间”主题,分别由日本东京大学佐川英治博士作题为“都城的设计与天的祭祀”、首尔国立大学教授、韩国中国古中世史学会副会长金秉骏作题为“西汉的都城轴线与帝陵”、韩国翰林大学崔宰荣作题为“唐长安城的市场”、韩国外国语大学金相范副教授作题为“北宋东京开封与祭祀”的演讲,从不同角度来探讨都城与历史空间的关系。最后由东国大学教授、中国古中世史学会会长郑炳俊主持了综合讨论。作为与会的考古学者,从最新考古发现对中古都城的宫城、中轴线、郭城等的动态变化,及其变化引起都城形制、功能的变化进行论述,引起韩国国内研究中国史的学者的关注,讨论气氛热烈。
 
  会议结束后,根据安排参观了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首尔大学博物馆,对李氏朝鲜时代的景福宫进行实地考察。随后赴庆州考察,对新罗时期的王京遗址进行考察,先后参观考察了月城、大陵苑、皇龙寺、佛国寺、石窟庵等遗址。
 
  庆州市位于韩国庆尚北道东南部,作为一座拥有千年繁荣历史的古都,各种新罗时期的遗迹遍布庆州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庆州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吐含山佛国寺为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528年(新罗法兴王15年),当时称为华严佛国寺或法流寺。金大城(700-774年)在751年开始主持翻建,直至774年惠恭王时期(765-780年)才完工。经过了17年的漫长工程之后,才开始称为佛国寺。目前佛国寺内有多宝塔(国宝第20号)、释迦塔(国宝第21号)、莲花桥/七宝桥(国宝第22号)、青云桥/白云桥(国宝第23号)、金铜毗卢遮那佛坐像(国宝26号)、金铜阿弥陀如来坐像(国宝第27号)、舍利塔(受保护文物61号)等许多文化遗产。寺中的释迦塔和多宝塔是金大成为纪念其父母所建,是韩国最有代表性的古塔建筑。
 
  参观了正在维修的佛国寺的释迦塔,并与现场文物保护人员进行交流。随后参观考察新罗王京遗址。庆州是新罗时期的王京,考古发掘了部分重要遗址,如皇龙寺、天马冢、凤凰台、瑞凤冢等。韩国政府重视新罗王京遗址的保护工作,专门成立了新罗王京核心遗址复原整修工作推进小组,通过复原新罗王京的遗址,旨在整体还原千年古都庆州的历史风貌。这项工程是韩国总统批准的地区建设事业。目前形成了以月城、雁鸭池、大陵苑、皇龙寺、芬皇寺等核心遗址为主体的遗址公园。新罗王京核心遗址复原整修工作要持续进行到2025年。还参观了明活山城的发掘现场。拜会了庆州大学姜奉远、林玲爱教授,庆北大学郑仁盛教授、朴天秀教授,参观了国立庆州博物馆。访问了庆州圣林文化财研究院,拜会了朴光烈院长。该院位于韩国东南部的庆尚北道,主要从事新罗时期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该院院长表达了想同考古所加强学术交流的意愿。
 
  赴釜山拜会了釜山大学金斗喆、梁银景教授,参观了福泉洞遗址博物馆、釜山市立博物馆、大成洞博物馆、金海博物馆等,拓展了学术视野、促进学术交流。
 
  通过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了解了韩国学者中国史的研究方向和进展状况,介绍了中国都城考古的思路和最新成果,为促进中韩两国学术交流,加深韩国史学界对中国的了解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作者:韩建华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