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English
|
进入微博
首页
本所概况
现场传真
学术动态
学术研究
创新专栏
重大课题
学术资料
考古人物
考古园地
考古论坛
内网入口
机构设置
人员设置
工作要报
科研成果
学术动态
中外交流
研究新论
研究专题
数字图书馆
数字博物馆
考古数据库
影像资料
人物专访
学者风采
考古随笔
考古百科
考古花絮
站内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中外交流
走出国门
走出国门
中华文明探源项目负责人赴墨西哥和洪都拉斯考察
发布时间:2014-07-25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 作者:李新伟 点击率:
2014年7月1至11日,由“中华文明探源”项目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等组成的考察组对墨西哥和洪都拉斯的中美洲文明遗址进行了考察。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接近结项,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通过与世界其他主要文明的对比,探讨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及其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中的地位。本次考察的目的是期望通过对重要遗址的参观和与相关学者的现场交流,加深对中美洲文明的认识。
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和历史研究所的内丽博士热情接待了考察组在墨西哥的参观访问。7月2日,考察组首先参观了特奥蒂瓦坎(Teotihuacan)遗址。该遗址雄踞于今墨西哥城东北约40公里、海拔2300米的墨西哥高地中部,向世人展示着墨西哥古代文明全盛期的壮丽辉煌。这一宏伟的城市以“亡灵大道”为南北轴线,以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和羽蛇神金字塔三座神坛为核心,环绕着各类大型公共建筑和不同阶层的居住区,约始建于公元前100年,持续建设至大约公元450年,主要建筑在公元550年前后被焚毁。在公元2-6世纪的鼎盛时期,人口约10至15万,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是美洲最大的城市,与前古典期末段和古典期早段的玛雅文明东西对峙,对玛雅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共同开创了中美洲文明最灿烂的时代。近年来,遗址的发掘工作屡获重大发现,在2013年的“世界考古·上海论坛”中被评选为世界重大考古发现。目前,月亮金字塔和羽蛇神金字塔的发掘仍然在进行中,考察组进入发掘现场,与考古学家们进行了深入交流。随后,考察组参观了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该馆汇集了墨西哥境内最重要的古代文物精品,全面展示了各区域文明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考察组在特奥蒂瓦坎,从左至右为:北大文博学院赵辉教授、内丽博士、考古所所长王巍研究员
7月3日,考察组长途驱车到达墨西哥西南部的瓦哈卡谷地,参观了著名的阿尔班山(Monte Alban)遗址。该遗址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即出现了大型仪式性建筑和文字系统,是中美洲另一处重要的区域文明中心。陪同参观的内丽博士详细介绍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发掘、重建、保护、开发利用和与城市协调发展等各方面的情况。次日,考察组参观了临近的亚古尔(Yagul)和米特拉(Mitla)两处后古典时期的重要遗址。两个遗址所在的石灰岩地区岩厦和洞穴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发现有众多前古典时期的遗址、岩画和最早的人工栽培玉米,是中美洲农业起源的中心区。考察组在途中对相关遗迹也进行了考察。
考察阿尔班山遗址
考察亚古尔遗址
7月5日,考察组飞赴洪都拉斯,开始了对玛雅文明重要的城邦之一科潘的考察。科潘考古项目的主持者美国哈佛大学考古与人类学系主任费什教授特意从美国赶来陪同。科潘是玛雅文明最重要的核心遗址之一(繁荣期约为公元5至8世纪),保存有高大的金字塔式庙宇、墓葬、王宫,出土有大量代表玛雅文明最高水平的雕刻、艺术品和文字,在玛雅文明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考察组参观了科潘遗址的仪式活动和王室宫殿区、贵族和平民居住区,并访问洪都拉斯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的科潘遗址工作站,详细了解文物修复和保存情况。
考察科潘遗址
考察科潘遗址金字塔内部
参观洪都拉斯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的科潘遗址工作站
右一:洪都拉斯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所长帕瑞德斯;右二:在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主任、碧波地博物馆馆长、科潘遗址工作负责人威廉•费什;右三:考古所所长王巍研究员;右四:北大文博学院赵辉教授;右五:考古所李新伟研究员
完成遗址考察后,王巍所长赴洪都拉斯首都会见洪都拉斯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所长帕瑞德斯,达成了意向性的合作协议,并共同赴总统府拜见洪都拉斯现任总统胡安·埃尔南德斯,举行协议签字仪式。洪都拉斯政府对合作高度重视,埃尔南德斯总统亲自参加签字仪式,并作为见证人在协议上签字,随后将王巍所长请入内阁会议现场,面对全体内阁成员宣布合作协议的签署。
签署合作协议,从左至右为,王巍所长,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所长帕瑞德斯,总统埃尔南德斯
王巍所长与洪总统埃尔南德斯在签字后亲切握手,从右到左:旅游部长西尔维斯特里,总统埃尔南德斯,王巍所长,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所长帕瑞德斯
7月10日,考察组赴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和历史研究所的佩佩先生陪同下,考察了奇琴伊察(Chichen Itza)和乌斯马尔(Uxmal)两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遗址。奇琴伊察以宏大的规模和丰富的建筑形式而闻名,玛雅文明古典时期晚段和后古典时期最辉煌的中心。乌斯马尔则以其建筑上精美的雕刻成为玛雅文明古典时期晚段的代表性遗址。
考察奇琴伊察遗址
考察乌斯马尔遗址的清理和修复工作
考察得到了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和历史研究所和洪都拉斯国家人类学和历史研究所的热情协助,取得圆满成功,促进了对中美洲古代文明的深入了解。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地址:北京王府井大街27号(100710) E-mail:
kaogu@cass.org.cn
备案号:
京ICP备05027606
您是第
位访问者
走出国门
中华文明探源项目负责人赴墨西哥和洪都拉斯考察
发布时间: 2014-07-25
2014年7月1至11日,由“中华文明探源”项目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等组成的考察组对墨西哥和洪都拉斯的中美洲文明遗址进行了考察。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接近结项,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通过与世界其他主要文明的对比,探讨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及其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中的地位。本次考察的目的是期望通过对重要遗址的参观和与相关学者的现场交流,加深对中美洲文明的认识。
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和历史研究所的内丽博士热情接待了考察组在墨西哥的参观访问。7月2日,考察组首先参观了特奥蒂瓦坎(Teotihuacan)遗址。该遗址雄踞于今墨西哥城东北约40公里、海拔2300米的墨西哥高地中部,向世人展示着墨西哥古代文明全盛期的壮丽辉煌。这一宏伟的城市以“亡灵大道”为南北轴线,以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和羽蛇神金字塔三座神坛为核心,环绕着各类大型公共建筑和不同阶层的居住区,约始建于公元前100年,持续建设至大约公元450年,主要建筑在公元550年前后被焚毁。在公元2-6世纪的鼎盛时期,人口约10至15万,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是美洲最大的城市,与前古典期末段和古典期早段的玛雅文明东西对峙,对玛雅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共同开创了中美洲文明最灿烂的时代。近年来,遗址的发掘工作屡获重大发现,在2013年的“世界考古·上海论坛”中被评选为世界重大考古发现。目前,月亮金字塔和羽蛇神金字塔的发掘仍然在进行中,考察组进入发掘现场,与考古学家们进行了深入交流。随后,考察组参观了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该馆汇集了墨西哥境内最重要的古代文物精品,全面展示了各区域文明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考察组在特奥蒂瓦坎,从左至右为:北大文博学院赵辉教授、内丽博士、考古所所长王巍研究员
7月3日,考察组长途驱车到达墨西哥西南部的瓦哈卡谷地,参观了著名的阿尔班山(Monte Alban)遗址。该遗址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即出现了大型仪式性建筑和文字系统,是中美洲另一处重要的区域文明中心。陪同参观的内丽博士详细介绍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发掘、重建、保护、开发利用和与城市协调发展等各方面的情况。次日,考察组参观了临近的亚古尔(Yagul)和米特拉(Mitla)两处后古典时期的重要遗址。两个遗址所在的石灰岩地区岩厦和洞穴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发现有众多前古典时期的遗址、岩画和最早的人工栽培玉米,是中美洲农业起源的中心区。考察组在途中对相关遗迹也进行了考察。
考察阿尔班山遗址
考察亚古尔遗址
7月5日,考察组飞赴洪都拉斯,开始了对玛雅文明重要的城邦之一科潘的考察。科潘考古项目的主持者美国哈佛大学考古与人类学系主任费什教授特意从美国赶来陪同。科潘是玛雅文明最重要的核心遗址之一(繁荣期约为公元5至8世纪),保存有高大的金字塔式庙宇、墓葬、王宫,出土有大量代表玛雅文明最高水平的雕刻、艺术品和文字,在玛雅文明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考察组参观了科潘遗址的仪式活动和王室宫殿区、贵族和平民居住区,并访问洪都拉斯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的科潘遗址工作站,详细了解文物修复和保存情况。
考察科潘遗址
考察科潘遗址金字塔内部
参观洪都拉斯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的科潘遗址工作站
右一:洪都拉斯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所长帕瑞德斯;右二:在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主任、碧波地博物馆馆长、科潘遗址工作负责人威廉•费什;右三:考古所所长王巍研究员;右四:北大文博学院赵辉教授;右五:考古所李新伟研究员
完成遗址考察后,王巍所长赴洪都拉斯首都会见洪都拉斯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所长帕瑞德斯,达成了意向性的合作协议,并共同赴总统府拜见洪都拉斯现任总统胡安·埃尔南德斯,举行协议签字仪式。洪都拉斯政府对合作高度重视,埃尔南德斯总统亲自参加签字仪式,并作为见证人在协议上签字,随后将王巍所长请入内阁会议现场,面对全体内阁成员宣布合作协议的签署。
签署合作协议,从左至右为,王巍所长,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所长帕瑞德斯,总统埃尔南德斯
王巍所长与洪总统埃尔南德斯在签字后亲切握手,从右到左:旅游部长西尔维斯特里,总统埃尔南德斯,王巍所长,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所长帕瑞德斯
7月10日,考察组赴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和历史研究所的佩佩先生陪同下,考察了奇琴伊察(Chichen Itza)和乌斯马尔(Uxmal)两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遗址。奇琴伊察以宏大的规模和丰富的建筑形式而闻名,玛雅文明古典时期晚段和后古典时期最辉煌的中心。乌斯马尔则以其建筑上精美的雕刻成为玛雅文明古典时期晚段的代表性遗址。
考察奇琴伊察遗址
考察乌斯马尔遗址的清理和修复工作
考察得到了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和历史研究所和洪都拉斯国家人类学和历史研究所的热情协助,取得圆满成功,促进了对中美洲古代文明的深入了解。
作者:李新伟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