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动态中外交流走出国门
走出国门
丛德新、郭物研究员赴韩访问
发布时间:2014-06-10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    作者:丛德新 郭物    点击率:
  受韩国学术院的邀请,2014年5月24日-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丛德新研究员与郭物研究员对韩国进行了学术访问。先后参观访问了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民俗博物馆、韩国学术院、韩国国立文化财研究所、汉城百济博物馆、首尔的风纳古城、南汉山城,以及景福宫、昌庆宫和昌德宫等世界文化遗产。

首尔风纳古城


首尔景福宫


首尔景庆宫


  韩国学术院是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Republic of Korea的中译简称,是韩国负责国家科学发展、提供政策咨询、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和研究、提供学者国际间交流经费等工作的政府组织。目前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此次访问的的学术目的之一是观摩收藏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内的原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掠夺品。大谷探险队由日本净土真宗西本愿寺第22代法主大谷光瑞出资,在1902-1914年三次进入新疆及西北,获得了大量的包括佛经、壁画、塑像以及各种有关古代各种语言的写本等实物资料。三次探险的区域包括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吐鲁番和敦煌的古代遗迹。目前这批实物资料分别收藏在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龙谷大学、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和我国的旅顺博物馆、北京图书馆等处。

国立中央博物馆收藏新疆出土壁画
 
  收藏于韩国的大谷探险队的藏品,是在20世纪初,由日本西本愿寺流入日本驻朝鲜总督寺内正毅之手,后者将其携入日据时期的朝鲜总督府博物馆,战后存于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国立中央博物馆收藏新疆出土陶塑


国立中央博物馆收藏新疆出土文物

  目前这批材料大部分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展出,并分别在1986年、2003年以《中亚美术特别展》由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出版;近几年又列入该馆的《日帝强占期资料调查报告》分辑出版。

  出访的学术目的之二是观摩韩国世界文化遗产(首尔)现状,分别参观了位于首尔市中心的昌德宫和位于首尔东南约24公里处德南汉山城(申请项目)。昌德宫是1405年朝鲜时代德太宗修建的王宫,后毁于壬辰倭乱,1610年重建。其后也毁坏不断,韩国政府从1991年开始复原,并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南汉山城建于1624的朝鲜时代,位于海拔超过500米的南汉山中,城墙由石块砌筑,城墙全长11.76km,占地面积2.3平方公里。目前南汉山城被列为韩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史迹第57号),另有守御将台等属于京畿道文化遗产。这两处遗产的特点是存在较多的复建、重建建筑;而且不同时期的建筑交错分布,与中国对待世界文化遗产的做法和思路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尔南汉山城城门

  在参观其他博物馆,如汉城百济博物馆、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时,对其展出手段和宣传方式印象深刻,反映了主办者力图贴近大众、普及韩国文化的努力和信心。此外,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内,还有专门单元的汉乐浪郡的展览。四郡时期是韩国历史编年中一个重要阶段,反应那个阶段历史的乐浪出土的大批墓葬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汉城百济博物馆百济瓦当

  韩国作为中国的近邻,与中国的交流日益密切。韩国学者中研究中国、乃至东北亚考古与历史的学者很多,而且其视野往往不拘于韩半岛本土。作为古代乃至当今社会亚洲最大的国家的考古工作者,我们对于中韩两国乃至东北亚的古代文化的交流也应投入较多的力量,尤其需要有研究韩国古代文化的中国学者的涌现,这一点,也是此次访问的收获和感想之一。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地址:北京王府井大街27号(100710) E-mail:kaogu@cass.org.cn
备案号:京ICP备05027606

您是第    位访问者

 
走出国门

丛德新、郭物研究员赴韩访问

发布时间: 2014-06-10

  受韩国学术院的邀请,2014年5月24日-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丛德新研究员与郭物研究员对韩国进行了学术访问。先后参观访问了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民俗博物馆、韩国学术院、韩国国立文化财研究所、汉城百济博物馆、首尔的风纳古城、南汉山城,以及景福宫、昌庆宫和昌德宫等世界文化遗产。

首尔风纳古城


首尔景福宫


首尔景庆宫


  韩国学术院是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Republic of Korea的中译简称,是韩国负责国家科学发展、提供政策咨询、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和研究、提供学者国际间交流经费等工作的政府组织。目前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此次访问的的学术目的之一是观摩收藏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内的原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掠夺品。大谷探险队由日本净土真宗西本愿寺第22代法主大谷光瑞出资,在1902-1914年三次进入新疆及西北,获得了大量的包括佛经、壁画、塑像以及各种有关古代各种语言的写本等实物资料。三次探险的区域包括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吐鲁番和敦煌的古代遗迹。目前这批实物资料分别收藏在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龙谷大学、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和我国的旅顺博物馆、北京图书馆等处。

国立中央博物馆收藏新疆出土壁画
 
  收藏于韩国的大谷探险队的藏品,是在20世纪初,由日本西本愿寺流入日本驻朝鲜总督寺内正毅之手,后者将其携入日据时期的朝鲜总督府博物馆,战后存于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国立中央博物馆收藏新疆出土陶塑


国立中央博物馆收藏新疆出土文物

  目前这批材料大部分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展出,并分别在1986年、2003年以《中亚美术特别展》由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出版;近几年又列入该馆的《日帝强占期资料调查报告》分辑出版。

  出访的学术目的之二是观摩韩国世界文化遗产(首尔)现状,分别参观了位于首尔市中心的昌德宫和位于首尔东南约24公里处德南汉山城(申请项目)。昌德宫是1405年朝鲜时代德太宗修建的王宫,后毁于壬辰倭乱,1610年重建。其后也毁坏不断,韩国政府从1991年开始复原,并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南汉山城建于1624的朝鲜时代,位于海拔超过500米的南汉山中,城墙由石块砌筑,城墙全长11.76km,占地面积2.3平方公里。目前南汉山城被列为韩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史迹第57号),另有守御将台等属于京畿道文化遗产。这两处遗产的特点是存在较多的复建、重建建筑;而且不同时期的建筑交错分布,与中国对待世界文化遗产的做法和思路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尔南汉山城城门

  在参观其他博物馆,如汉城百济博物馆、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时,对其展出手段和宣传方式印象深刻,反映了主办者力图贴近大众、普及韩国文化的努力和信心。此外,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内,还有专门单元的汉乐浪郡的展览。四郡时期是韩国历史编年中一个重要阶段,反应那个阶段历史的乐浪出土的大批墓葬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汉城百济博物馆百济瓦当

  韩国作为中国的近邻,与中国的交流日益密切。韩国学者中研究中国、乃至东北亚考古与历史的学者很多,而且其视野往往不拘于韩半岛本土。作为古代乃至当今社会亚洲最大的国家的考古工作者,我们对于中韩两国乃至东北亚的古代文化的交流也应投入较多的力量,尤其需要有研究韩国古代文化的中国学者的涌现,这一点,也是此次访问的收获和感想之一。
 

作者:丛德新 郭物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