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管理办公室的要求,为扩大和宣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学术成果,经首席专家办公会决定,由项目办负责建设和开通“蒙古族源学术信息网”。经多方努力,网站基本构架已经确立。为推进网站顺利开通,并丰富和完善网站内容,使之成为蒙古族源学术交流、信息传播和文化普及的重要平台,2014年11月3日,在北京召开“蒙古族源学术信息网”网站建设工作会议。
11月3日上午,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研究员与前来参会的部分专家进行座谈,他指出,蒙古族源项目的立项和实施得到了中央领导、我院领导和内蒙古自治区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对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正式实施两年以来,在专家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学术成果。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岗嘎墓地的发掘,是蒙古族源研究的最新考古成果,已探明墓葬86座,以独木棺为主要葬具,随葬品丰富,年代为公元8—10世纪,是迄今所知呼伦贝尔草原现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古墓群。此项考古发现已经得到蒙古国、俄罗斯、美国和英国学者的关注。蒙古族源学术信息网的建设和开通,要把握正确导向,努力建设成为学术交流平台和信息发布与传播平台,宣传和展示蒙古族源考古调查和发掘新收获及多学科综合研究新成果,扩大国际影响力。王巍所长对专程来京参加网站建设工作会议的项目专家组成员表示感谢。
11月3日下午,与会专家和媒体代表围绕蒙古族源学术信息网的建设内容、形式、宗旨、目标、意义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讨论,提出建议。项目北京办公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有项目呼伦贝尔办公室主任、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院长白劲松研究员,项目专家组成员、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永志研究员,项目专家组成员、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田广林教授,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历史研究室主任刘正寅研究员,项目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沈睿文、崔剑锋副教授。北京和枫东方文化传播中心总经理方兴、央视《探索•发现》栏目组编导黄大路、王静,项目北京办公室成员程新华、王珏、陈天然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的5名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刘国祥研究员在工作会上提出关于建设“蒙古族源学术信息网”的工作任务。他强调,该网站的主要职能是为项目服务,向相关专家学者提供最前沿、最系统、最全面的蒙古族源学术资料信息。同时发表学术成果,传递学术思想,提供交流平台。通过网站,加大对项目成果的宣传力度,向公众普及蒙古族源的学术研究成果及蒙古族传统文化知识,建立蒙古族源相关数据库。网站要做到及时追踪、发布学术信息,加强学科间、国际间交流沟通。通过图片、视频等新形式展示相关内容,在网站的形式和内容建设方面都要有所创新。同时就网站内容的审定工作设立专家组,所有上传内容均需专家组审核通过,方能发布。
方兴主要就网站的技术工作进行介绍。他表示,网站的整体规划,考虑该项目需求,力求体现蒙古族特色。在功能上,让用户更简单、快捷、高效的获取信息;加强数据的技术性维护,确保数据安全;提升信息的搜索功能。希望在网站的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各方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不断完善网站建设。王珏负责介绍网站的框架和主要内容。网站由八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项目概况、项目成果、子课题进展、学术动态、学术研究、学术资料、蒙古族文化概览、项目专家库。每个栏目的具体内容还在不断地充实中。
陈永志所长表示,蒙古族源学术信息网的建设和开通意义重大,是代表蒙古族源学术研究的最具权威性的网站,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网站的建设给予全力支持。同时他强调,网站的导向性非常重要,在科学性、学术立场、政治立场等方面需要严格把关,避免引起争议。网站的资料来源要丰富、具体化,稿件来源需谨慎把握。白劲松院长表示,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将安排专人负责采集信息,充分展示呼伦贝尔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宣传和展示呼伦贝尔作为蒙古民族起源地的历史地位。田广林教授提出,项目的运作方式,需要协同创新,而蒙古族源学术信息网的创办是重要的创新,是扎实推动项目运作的重要步骤。网站的建立,使参与项目的专家学者有归属感,产生凝聚力。网站是该项目核心的、稳固可靠的信息集散发布平台,非常有意义。沈睿文副教授表示,要确保信息来源的准确性,希望该网站成为公共考古平台,建议设立网站微信账号。崔剑锋副教授建议增设科技考古以及蒙古族科技史方面的内容或专栏。 刘正寅研究员提出,网站内容注意把握政治安全、民族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信息及时更新,发布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符合网站的定位标准。
刘国祥研究员最后指出,在听取各位专家的意见后,要加快网站的建设速度,尽早正式开通。在网站的内容方面,要增加项目专家组成员的访谈栏目,公布最新学术资讯;策划和组织学术讲座专栏,发布前沿性学术成果;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通力合作,开设蒙古国考古专栏,扩大学术交流。希望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将网站从内容到形式上不断完善,发扬学术创新精神,做出导向正确、内容权威、资讯前沿的专业性项目网站。会议最后,刘国祥研究员宣读“蒙古族源学术信息网”专家组成员名单并颁发证书。